第1章
一直在父亲重压之下的韩路终于做出了远离家乡的决定,他内心中匆满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充满了获得自由的喜悦。
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
年轻,就应该享受不受管束的快乐。
第2章
小旅馆距离市文化艺术中心不远,不用坐公共汽车,步行十来分钟后,远远就看到一片青砖房占了整座山坡,和普通居民区也没有区别。
却见几条小路在楼房之间蜿蜒,有长安面包车从窄巷里穿过来,摁着刺耳的喇叭。有小贩在街边卖小吃,还有两个太婆不知道为什么事争吵。
一片人间烟火气。
第3章
韩路为了给人可靠的感觉,打扮得老气。
且他长得浓眉大眼,国字脸,加上因为成绩好,高中三年都是学习委员,大学的时候更是学生会成员,身上自然而然带着一种气势。
诸多误会,让他被同事以为是来检查工作的上级了。
第5章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韩路也没想到,自己随口一说,竟然是戳了陶桃的伤疤,他心中后悔,准备去道歉。
第6章
听杨光说完后,韩路禁不住面色大变。
金沙市文化艺术中心都要改制解体了,还把自己招了进来,他就一职场新人,履历表上一片空白,真要改制,第一个就得卷铺盖滚蛋啊!
韩路有些后悔。
第7章
刚到单位就遇到了恶上司,故意为难他,让他做账。
但是韩路虽然是财大毕业,可是大学学的并不是这个专业。
于是被尖酸刻薄的上司百般刁难。
第8章
韩路去找陶桃道歉,但是没想到沉浸在戏曲世界的陶桃根本不听人话。
他用很多词语恭维陶桃,结果陶桃不但不买账,反而转头就走。
韩剧追了上去,但是没想到在高海拔的情况下,自己的体力反而不如陶桃,丢了大人。
第9章
陶桃在吃米线的时候,这也不要,那也不要,惹恼了老板。
老板直接破口大骂,陶桃本来就是娇生惯养,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被这样骂了一顿之后气上心头,扯着嗓子和老板对骂。
结果不小心说坏了嗓子,正好自己没钱,韩剧提着梨上门道歉。
第10章
韩路大清早就被吵醒。
楼房各处都立正起来晨练的演员们。京剧、川剧、胡琴、小提琴,交相争鸣,吵得人脑壳痛。
他又去见了陶桃,陶桃的嗓子因为韩路送来的梨变好,也原谅了韩路。
第11章
韩路接到了第一个工作任务:
去河东区高山镇平地村,帮杨光跑一趟,陪平地村支书好好喝一顿大酒,把他陪高兴。
第12章
李草长对市文化艺术中心过来吃大户打秋风的行径颇为不齿,难免迁怒韩路。不过,这次采摘节是上级的安排,他也不能不配合。
他们以前也不认识,找不到什么共同语言,自然就说到这次演出的剧目安排上。
第13章
韩路和李草长两个人聊天。
两个人喝酒聊到性头上,韩路说起了自己想改编传统戏曲一些糟粕内容的想法,得到了大力支持
第14章
在酒精考验的小韩同志的跑腿下,回市里第三天,演出团队终于出发。
一大早,五十多个演职人员在办公室集中,大巴车和卡车也到了,停到外面的大街上等着。
第15章
李草长拿起一个果子递过去,众人纷纷躲闪,与猪吃一样的东西,心理上实在接受不了。
艺术家嘛,都有点洁癖。
李草长见大家不吃,心中不快,也不勉强。
逛完村子,因为李支书挺喜欢韩路这个小兄弟,就让他去自己家,说是再好好喝一台,老王是办公室主任,级别摆在那里,也要和小韩同志住一起
第17章
今天晚上天上即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即便是开了手机,那亮光也只能照出去两三米远,让人深一脚浅一脚走得痛苦。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眼前灯光的大亮,定睛看去,却是已经到了宋建军和丘鼓手住的那户农家小院。
第18章
韩路刚到市文化艺术中心上班没两天,两眼一抹黑,听宋建军拉拉茬茬说了半天才弄清楚这两人的关系以及刚才为什么打架。
第19章
韩路又打开手机上的电筒,深一脚浅一脚走到村头的小买部,说了半天好话,才把老板给叫起来,买了一盘蚊香,给钟小琴送过去。
第20章
为了这部戏,文化中心准备了半个月,期间排练过许多吃,陶桃甚至还把自己关在屋里与世隔绝揣摩人物。
大家在精神和物资上的投入都大,都希望演出能够获得成功。
第21章
韩路见所有矛盾都对准了自己,心叫一声苦也。他那天喝了太多酒,为了安抚村民的不快,满口跑火车。本以为这事能够糊弄过去,不想人家却当众发难。
第23章
西南地区有个风俗,家里接待客人的时候,就算客人是两口子,也得分开睡,否则会给主人带来灾祸。这叫——宁停丧,不成双。
第24章
等韩路回到财务室,其他人都已经溜号,只留他孤零零一个人坐在那里宛若老鸹守死狗。
这次平地村演出,车辆的事情是他落实的,演员的吃住是怎么安排的,观众的情绪是自己稳定下来的,就连赵翼非法同居要被老乡打也是他平的事儿。
可是最后所有人都在怪他,他出了这么多力还不讨好。
第25章
韩路学的是金融,对于经济有强烈的兴趣,在心目中,市场经济这只手虽然无形,却能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国家现在还不富裕,自己的聪明才智如果能够用在经济建设上,看到社会被自己改变,那是何等有价值的人生。
毕竟是个传统读书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第26章
跟老娘通过电话后,韩路的心绪也不那么浮躁了。
他悠闲地刷着牙,琢磨着等下早餐吃些什么,心里冒出来一个念头:去公考。
第27章
除了做菜,韩路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没事就在街上乱逛,把整个市区都走遍了。他去看过铁矿的露天矿区,在金沙江上坐过农民的小渔船、爬过市公园那座大山,在雨中撑着油纸伞看着满大街衣着清凉的姑娘。
第28章
做为一个西南省人士,韩路自有记忆起吃得就是老家的土月饼,包装简陋,价格便宜。刚开始的时候只需要两毛一个,渐渐涨到五毛、一块,两块。
他的父亲在工厂做钳工,母亲则在家种地。俗话说,一工一农,生活不穷。其实这就是一句屁话,八十年代的时候农村的日子可不好过。加上当时爷爷奶奶还在,他们都丧失了劳动力,需要子女赡养,老爹可怜巴巴的几十块工资要精打细算这花,一不小心,到月底就得挨饿。
所以,对于大油大盐大糖的月饼,韩路一家人都充满了渴望。
第29章
韩路一通批评,才彻底明白,老王之所以叫自己去办公室帮忙,他缺的不是苦力,而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人力资源。
韩路被骂得狗血淋头,一发狠,觉也不睡了,抬了一张小板凳跑火车站熬夜排队。
一个通宵下来,韩路眼睛红成兔子,总算把这事办成。
第30章
陶桃她们面皮薄,又不通人情事故,让他们去弄比杀头还难受。
韩路找了个列车员,侃了一通大山,才知道那人是自己的老乡,顿时一口一个大哥喊得亲热,才顺利弄了一瓶开水,让大家吃上热食。
第31章
招待所位于省城最热闹的地方,左手几百米就是大商场,旁边在而是锦城艺术宫,也是这次青年川剧演员的比赛场地。
不过,这家招待所又破又旧,估计年龄比老刘还大。
韩路他们和其他地市州的演员入住,前台挤成一团,呆呆站那里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第33章
天亮一睁眼,就看到老刘等人都穿上了新衣服。当然,做工和用料见仁见智。老刘等人,说,工资就那么点,不讲究这个,能把这几天对付过去就成。他们昨天去几个大商场逛了半天,里面的服装动则几百上千,实在承受不起。
第34章
陶桃是文化艺术中心青年演员中挑大梁的,这两年艺术造诣越发地深。她对自己的要求严格到近乎严苛的地步,烟酒麻辣肯定是一点不碰。
她最喜欢水果,可每次吃的时候,只切了片含嘴里,待到没有味道就吐掉。
第35章
戏剧界有一句话:不疯魔不成活。
这些搞艺术的人,成天唱着别人的故事,揣摩着世间的悲欢离合,都变得不正常。
特别是优秀的艺术家,常年磨砺,已经磨成了锋利的刀子,一不小心就会伤人伤己。
第36章
看这《双上吊》取得不俗的舞台效果,韩路开始担心,念头一动,就拿着摄象机挤到正中心C位的几个评委老师身后,一边装做样拍摄,一边偷听他们的点评交流。
第37章
艺术,无论是什么形式的艺术,只要做到极至,就有种摄人心魄的魅力,即便你完全不懂。
懂不懂根本就不重要,你站在那里,等着被征服,被打倒就是了。
第38章
郭小亮一听说可以吃冰淇淋,欢喜得小眼睛都眯成一条缝。钟小琴要保护嗓子,从来不买雪糕冰淇淋汽水什么的,娃娃都谗坏了:“谢谢韩叔叔。”
第39章
金沙市是座山城,到处都是坡坎。山顶有块平地,放了许多健身器材,今天这里人也多,都是中心的演员。
十几个川剧演员正在压腿、拉伸、吊嗓子。
看到韩路,众人都在偷笑。
第40章
被造谣自己乱搞男女关系,韩路彻底爆发,手上用力将那张报帐单扯得粉碎,当头对着她的脸扔去。
第31章
韩路进考进市文化艺术中心,按照规定有一年实习期,期满转正定级。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内,他的工资没有奖励绩效。不过,这个政策比较灵活,一般来说,单位半年之后就会把工资发全。
第22章
谢幕之后,开幕式到了最高潮部分,大合唱《明天会更好》。
全文化中心的演职人员都站台上去,齐声高歌。就连韩路和老王也上台,他们唱歌肯定比不上专业演员,就张嘴做样子,滥竽充个数。
第16章
韩路分房间的时候,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不管怎么分配大家都有意见。
因为不给一对小情侣分在一起,男的就开始污蔑韩路是色狼,是嫉妒他有女朋友。
第4章
陶桃一个前空翻,倒立在墙上,柔和而又充满力量感。
这一翻,竟带出轰隆风声,她两腿绷得笔,并在一起,严丝合缝,惊人的美丽。
只不过……身上的T恤垮了下来,露出平坦的小腹,十分美好。
0.0
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