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门武学
主要包括“搏击”与“枪炮”两类。
虽然武功只是可以被任何人使用的“技术”,但它是针对暴政而设计的,它对暴政者的伤害,注定强于对民众的伤害。对侠客来说,由于绝大多数资源都被官府掌握,但武功的本体,是最难被强者所垄断、消灭的“算法”。只要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去中心化存储还在,武功的情报就无法被抹除,弱者就永远会有接触它的机会,从而成为侠客,不断使用从敌人手中夺取的义体并战斗下去,反抗这个世道。
“外功”最重要的部分设计思路,便是“要求低”。有更好的高科技、强材料义体自然是更好,但就算是垃圾义体,也能打出一套外功来。只要外功武者可以保证“在局部战场上比来袭的敌人强”,就可以不断获取更好的零部件。
外功包含了一整套“从弱杀到强”的理论与方案。只要有人有进行游击战与持久战的决心、毅力,就可以直接拔剑而起,成为侠客。
用来优化武道算法的经验卷积替代了自然人的“肌肉记忆”,且比“肌肉记忆”更加精准也更容易掌控。这东西是不需要经过生物脑的。所以侠客在赛博外门武学上的进境分为三个层面。一个,就是算法本身的演化——根据经验卷积,不断针对个人风格与偏好,修正算法的倾向。另外,是生物脑对“战术”的想象,是在“战术”层面上运用算法的能力。再一个,就是生物脑与算法相适应的程度。外功的核心是将身体交给武道、将动作托付给算法。这些事情说起来简单,但很难做到。机器不理解什么叫“目的”,必须由人赋予机器。将算法下载下来,武者必须经过训练与实战,才能以自己的意识来驾驭武道,不断调整策略,做出抉择。
机甲钢拳
是武道初祖与万机之父创造赛博武术时发明的第一门拳术,也是天下间流传最广的武术,在江湖中又被人称作“武祖长拳”。几乎是个武者就有渠道得到这一门拳法的武道算法。
机甲钢拳之所以被称为“诸拳之母”,是因为它排弃了人类在自然人时代千百年积累的标准,同时升华了众多格斗术的经验,创造了“最大限度发挥义体优势”的战术策略组。其他所有的赛博武术,都是根据这个思想演变而来的。“机甲钢拳”的算法,也已经包括了所有基本的武道策略组。高手能够从这算法的底层之中,拆解出武道之间博弈的智慧。一百多年来,也曾有武者就用机甲钢拳,打入残奥会的决赛圈。它是最早的武学,也经历了最多的版本更迭。按理来说,古老的技术都不会太强,但是机甲钢拳却汇聚了几百年来众多名家的经验卷积,确实非比寻常。
机甲钢拳虽然与侠义之道一起成型,但是机甲钢拳的雏形是在表演性质的运动会当中成型的。正是因为当初的拓世者们需要让民众都注意到义体改造,击败“对血肉身体的非理性重视”,宣扬“义体化胜于肉体”的策略,所以举行了很多表演性质的竞技活动。
枪炮道
枪炮道是一种专门强调驾驭热兵器的外门武学。虽然是一门非常实用的武学,但最初的武道家甚至想要将枪炮道从武道的底层设计剔除。因为子弹出膛的刹那便不受控制,武者对抗发展成“闪避”与“试探”的循环后,容易波及无关群众。
战术上,枪炮道以火力压制与狙击为主。“枪炮三才式”中的“迫”是所有枪炮道武功策略的基本模板,是以“落空”为前提,引导对手朝着“无法躲避的区间”前进的策略组。在开枪之前,枪炮道的武者就会经历许多轮复杂的侦查博弈。
值得一提的是,完全自动化的战斗机器人,基本以远程热武器为主流。只要一个大型机器人,搭载了足够猛的火力,形成密集的火力压制,那么仅仅是单纯的AI,就足以压制一大批外门武者。虽然AI的无法抵御内功,但是做好硬件层面的防护,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这种状况。
对于枪炮道来说,“距离”就是“优势”,但是距离与优势并非总是呈正比。枪炮道武者应该歼敌于千丈之外,或者五步之外、百步之内。
在七公里到五公里的“极限距离”之下,枪炮道的优势无法估量;但四千米之后,枪炮道的武者会逐渐失去这个优势,因为此时高精度的义眼可以直接观察到他的枪口。子弹出膛到抵达目标,至少需要几秒钟的时间,足够赛博武者反应。只有到了一百米之内,留给格斗武者的反应时间缩短到几近于无,枪炮道武者才会重新占有优势。之后,格斗技只能在一米的范围之内重新抢到“绝对优势”。
对于枪炮道来说,大气扰动会让子弹产生偏移,所以一般需要少量的无人机阵负责检测大气扰动,辅助射击。
磁力陷阱兵器
最初的时候,“磁力陷阱”类奇门兵器来自于木星引力圈侠客的集体创造。但很快,就有侠客以这类奇门兵器为核心,开宗立派,以探讨“子午鸳鸯钺”“子母龙凤环”两种兵器的打法、战术。在与官府一代代的战斗中,侠客们开发出了“子午鸳鸯钺”“子母龙凤环”等带有“磁力陷阱”性质的奇门兵器,专打声子刀。
声子刀造价高昂,生产条件严苛,只有远日行星的侠客大后方有能力少量生产,官府使用的情况更多。在高品阶的冷血游骑之中,这东西甚至是可选制式装备之一。但侠客就算缴获了声子刀,也没法稳定的获取最重要的刀片。相比之下,“子午鸳鸯钺”“子母龙凤环”这类磁力陷阱奇门兵刃的造价就低廉很多。所以这一门武学,就算官府学去了也无济于事。这是对侠客单方面有利的武功,某种意义上非常贴近武祖的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这类奇门兵器的基础是磁场,所以加入罡炁武学之后,可以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其中,志护法把子午鸳鸯钺开发出配合玄武真罡的用法,命名为玄武真罡·龙式。
玄武真罡
玄武真罡是操控金属气溶胶的罡炁武学,是以寡击众的武功,为武祖向山发明,并与英格丽德·格拉纳特一起命名相关招式。它诞生的背景,是为了防御旧军队列装的,最适合对抗义体的电磁脉冲武器,与最强大的激光武器。“金属气溶胶排列组成镜面”的状态,保证了它可以有效的折射激光武器,被激光蒸发后,要补充的金属粉末也比补充外装甲反射涂层廉价很多。而“金属气溶胶组成法拉第笼”,也可以防御电磁脉冲(EMP)的攻击。最初玄武真罡存在的另一个意义,就是朝大型武器、一般军用义体的散热模块进气口里灌金属气溶胶,而不是像这个时代一样,先损坏敌人的外装甲,再用激波包裹湍流、湍流裹挟气溶胶送进伤口。
在防御层面,四散的金属气溶胶可以吸引大多数地方的注意力,隐藏自己真正的位置;也能让敌人投鼠忌器,得避免误伤气溶胶中可能存在的友军,这就让侠客单人面对军队的时候,有了“不用担心狙击”的底气。在攻击层面,玄武真罡也可以做到“以最小成本解除敌人的战斗力”。玄武真罡还可以通过阻隔大部分侦查与通讯手段的金属气溶胶来切割战场,阻碍敌人的配合。这会进一步强化“精兵”的优势。没有被立即消耗掉的磁化金属颗粒,也可以被磁场回收,反复使用。“罡炁武学”可以在不提升义体载重量的前提下,提升侠客的续航能力,相当节约资源。
玄武真罡的缺点之一是,对“本地”计算力有很大的需求。玄武真罡完全发动之后,武者裹挟在一个金属气溶胶构成的法拉第笼中,电磁脉冲打不进来,但无线信号也一样。这个状态下的武者没法借助远程的计算资源。而且这个时代,气流的计算比侠义刚刚诞生的时代复杂很多,因为高手一动就超越音速。人形义体搅动大气,会形成些许超音速湍流,玄武真罡已经演化到连这些湍流都要利用的地步了。而湍流又是个混沌系统,求出它的“特殊解”,需要相当高的计算力。
如果没有太高的计算力,也可以用身周不断变化的磁场,快速磁化、偏折乃至俘获部分子弹。跟随本体移动的罡气团,也可以掩盖自己的身形,有效避免躲在暗中的狙击手。这会进一步强化“精兵”的优势。
玄武真罡的缺点之二是,不适合群体作战。玄武真罡对敌我的封锁都是相当的,它固然可以阻碍敌方视线,让敌方枪术难以发挥,但也会阻挡队友的视线,阻碍观察敌方枪手的动作,甚至会妨碍使用者躲子弹。同时,金属气溶胶会阻隔电磁波通信的指挥系统。除非经过专门训练、使用特殊战术,否则玄武真罡的武者几乎无法与任何队友打配合。这一套功夫只适合独行的刺杀者。
玄武真罡的第三个缺点是,在卫星看来非常醒目。在荒野中使用,容易被卫星锁定。
玄武真罡·蛇式
蛇式·现毒龙王(Taksaka)
人类对蛇类、甚至所有爬行类都有一种本能的恐惧。“现毒龙王”一定程度上就是利用了这一点。
义体加速之后,那些纳米金属颗粒就会因为阻力而落后与义体。但磁场赋予那些颗粒的动能,以及义体前进带出的涡流,都会让金属气溶胶被动的前进,跟随武者的步伐。在这个过程当中,金属气溶胶就会被拉长,形状如同蛇一般。甚至有一些小技巧,可以通过摆动手臂,微调身上的磁场,来改变磁场的分部,让蛇形的罡气团尖端形状改变,更接近毒蛇的三角形头部。武功越高的武者,越是能够克服对毒蛇的恐惧本能,但对于高速交战的赛博武者来说,这一瞬的失神就足以让人失去性命,就好像直面了神话之中,以目视杀死牲畜的龙王德叉伽一样。
这类用法被某人戏称为“磁场三维拉花”。
蛇式·宝称龙王(Vasuki)
这一招式用于偷袭。玄武真罡的武者会分出几道小的气溶胶湍流,去攻击敌人的散热口或装甲缺口,以期造成短路伤害。
只不过,湍流的计算依旧是一个难题,这种招式的命中一定程度上得靠玄学。为了提高命中率,一轮攻击得打好几次。所以当初就给了个“脑袋很多的龙王”的名字。(宝称龙王又名多头龙王、九头龙王,也称婆修竖龙王、筏苏枳龙王)
蛇式·青莲华龙王(Utpalaka)
绵密的金属气溶胶朝着四面八方扑去,如同张牙舞爪的莲花怒放。
蛇式·大身龙王(Manasvati)
利用大块金属气溶胶团块移动。
蛇式·难陀龙王(Nanda)
蛇式·无热恼龙王(Anavatapta)
玄武真罡·龙式
六龙教护法志李激流开发出的武学,配合子午鸳鸯钺使出。在“睚眦”和“嘲风”上下过一番功夫,对“落入下风时如何变招”,亦有很深的理解。
龙式·睚眦
如双龙抢珠的凌厉攻击。这一招真正的奥义是“连消带打”,可以用两把磁力陷阱武器去锁一把声子刀的刀片。
龙式·蒲牢
龙式中,绝地反击的一招。两把鸳鸯钺在半空之中对撞,两团气溶胶化为一个扩散的“平面”,继而崩解成无数涡流,卷向敌人。
龙式·椒图
用两把鸳鸯钺“咬”向敌人。可以通过牵动鸳鸯钺的线,连消带打,化解攻势。
龙式·蚣蝮
神话之中,蚣蝮是龙而似龟,又有“脱去龟壳化为龙形”的说法。而玄武真罡·龙式中的“蚣蝮”,可以从“龟式”的大部分招数衔接而来,亦可以用来衔接龙式里攻中带守的招式。
龙式·饕餮
收拢金属气溶胶。
龙式·狻猊
狻猊在神话之中“喜烟好坐”的设定,在中原古代也多出现与香炉之上。
而玄武真罡·龙式之中的狻猊,也是通过绵密的攻击,来让金属气溶胶团块快速扩张。
龙式·嘲风
嘲风好险,形殿角上。在神话之中,嘲风是一种爱好冒险的龙子,因此中原大地的古人将之装饰在宫殿的殿角之上。
而玄武真罡·龙式中的“嘲风”也是一种冒险的招数。志护法开发出龙式·嘲风,本意是快速转移金属气溶胶团块的位置,以把控战场。同时,这一招还可以用金属气溶胶团块来掩盖鸳鸯钺的具体位置,让它更加难以躲闪。这一招会使得武者上半身维持一个“抛投”的姿势,并让鸳鸯钺带走相当一部分的金属气溶胶。这会让武者自身空门大开。
玄武真罡·龟式
龟式·玄龟吐真气
让金属气溶胶如水波一般扩散出去。
龟式·灵龟吸尽金乌血
用于重新收拢金属气溶胶。
龟式·养志法灵龟
在全身各处用金属气溶胶构建磁悬浮镜面,可以掩盖自身的架势。在龟式的诸多技巧之中,“养志法灵龟”甚至都不一定需要搭配金属气溶胶,几个变体可以直接当做格斗技巧来用,也很适合作为几种招式之间的衔接。
龟式·神龟虽寿
这是玄武真罡中,快速布置激光散射层的妙招。可以防御激光武器,甚至在防御的同时通过反射光破坏敌人的义眼。
星屑旋转功
与玄武真罡同为操控金属气溶胶的罡炁武学,由大卫·克莱恩所创。“星屑旋转功”更加偏重于超大范围的粗略控制,更适合对大规模敌人的应用,多用于正面战场的大规模交火,而玄武真罡则更加偏重与小股精锐敌人交手。这种策略组差异,源自于大卫与向山个人经历的不同。在早期刺杀当中,大卫时常担任正面的火力手,而向山则负责深入斩首。
据向山本人特地强调,星屑旋转功这一手掌握起来并不复杂。它所需要的计算资源也只有玄武真罡的十分之一左右,是一种更适合新手的罡炁武学。但是,想要在罡炁武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从大卫的星屑旋转功转向他的玄武真罡是必然的。
破械术
一种需要巨量的工程学知识与维修经验才能施展的苛刻武学,可以通过定点的寸劲击打,让精密仪器失灵。可以精准的击破对方武器或义体的弱点,甚至通过劲力的传递,精确破坏某一个单独的零件,来达成连锁效果。
它的原理是,利用不同质量零件具有不同的惯性大小,通过瞬间加速让零件错位,人为制造错位或接触不良。它苛刻到要求一个武者必须依靠听觉与听劲就察觉机械运转、继而反推机械结构的地步,是一种性价比低到令人发指的武功。
二百年前有谐音梗爱好者戏称为“破邪斩”。也有人将之戏称为“赛博分筋错骨手”。
RX-天马
RX-天马与神速王的“变体月光蝶”是同源的武功,都可以追溯到武祖所创造的超高速斗法。
“RX-天马”体系包括了“彗星跑法”、“流星拳”、“回旋捶法”等,是速度致胜的武学。但是相对的,移动义体的能量,以及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注定的额外发热,都是不可避免的。对“天马”的武者来说,能源与散热的压力会比同级的武者更大。所以,修习RX-天马的武者,就必须学会藏锋,不是时刻发挥速度优势,而是在平日利用速度锻炼出的神经反射,后发先至,保持能源在80%以上,始终留有余地。所以,如果在过高的速度下,神经反射没法完美掌控自己的架势,RX-天马流派的武者就不会轻易加速到这个程度。
内家功法
内家功法,是智能与人工智能相互提升之后的产物,在古老的时代被称作骇客技术。侠客的“内功”,是基准人用生物脑直观地操纵代码与计算资源,不需要像旧时代原始的骇客一样,通过叫做“屏幕”的输出设备,使用叫做“键盘“的输入设备干涉代码的世界。从根源上看,内功是骇客技术的演化产物;但骇客技术和侠客内功之间的关系,就好像原始海洋之中的第一个单细胞生物,与后来的高等生物一样。内家功法的练习需要大量在计算机上模拟骇入和防守的训练,不断熟悉数学、编织算法。
赛博内功分为指令境、语言境、编译境、汇编境、机械境,以及传说之中的数学境和传说之上的图灵境。目前明确达到了图灵境的只有“图灵”祝心雨一人。
五停心观
是一种基于认知科学的自检程序,题库大致可以分作测试本能好恶的“不净观”、测试社会人格的“慈悲观”、测试思考逻辑的“缘起观”、测试自我认知的“界分别观”和测试自我控制能力以及主观感知的“数息观”五类。预先将一些心理测试题目以特殊格式封装在一个程序里,程序会通过人脑与电子设备硬件层面的交互,绕过表层意识,直接对大脑提问。
从感觉上来看,这就好像有很多人同时问你无数个问题一样。很接近现代内功高手用以自娱的“垃圾信息”。而且与“垃圾信息”类似,这种信息也需要受试者压制自身的记忆机能,避免受试者记忆下题库,然后每次都回答一样的问题。
“五停心观”可以作为测试,而换一种存储格式之后,也可以作为引导阅读者发现自身心理问题的手段。
而这个时代的内功高手,在使用大剂量还丹酶修炼内功之后,都会辅以“五停心观”或类似的心理学程序进行自检。有些人还会设置“若是检查结果差距过大,则锁死义体乃至自毁”的程序。
军武道
主要分为“大舰巨炮流”和“军道战阵流”。
军武道专注于用高度特化的大型义体或机械进行攻击,以及多机体操控。军武道是高度专业化的功法,强调使用普通人接触不到的巨型武器(如大型机械、坦克、航母、宇宙战舰等),对应不同的载具类型与规格衍生出不同的军武道技术。
与普通语境下的“内功”“外门”相比,军武强调“特化的义体”而非“算法”。比如说“大舰巨炮”,便是针对各种战车,各种战机,各种军舰。而“军阵”基础就是海量的机械。对于微末之人而言,军武道毫无意义。从这个设计上来说,军武道比起用来“起义”,更适合用来“镇压起义”,而它也确实曾是世界的统治者为了应对侠客起义而创造的武学。
无人机
在如今的“武术形式分类学”当中,“无人机驾驭”被认为是“战阵流派”军武道的基本功,基本相当于核心力量训练之于智人武术家。枪炮道的极限狙击非常依赖无人机;内功高手也可以依靠无人机延伸自己内功的作用范围,互相争夺无人机的控制权也是内功战的重要部分。即使是更加偏向外门的武者,无人机也可以开拓视野、消除死角,降低被袭杀的风险。它还被广泛用于收集情报与侦察,比如记录监控设备的位置等。
无人机相关的武功,虽然被分类为“军武”,但也是武祖创造的。从武祖的设计思路来看,无人机压根就不是军武。鉴于武祖特殊的历史地位,所以这一套不一定有助于新人理解武术的分类法,依旧被一些老派的江湖人秉持了下来。
但是归根到底,无人机对军武道战阵而言也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无人机可以作为超声波发射源与弹药运载工具,甚至作为“悬空地雷”游走,封锁敌人三维运动的空间。还可以在无人机上挂载绳索,思路近似于二战中的防空气球。
云岚覆日·无人机阵
“云岚覆日阵”是一整套无人机群的动态控制算法,它通过去中心化的算法,利用无人机自身的计算资源执行分布式计算,让无人机集群自动调整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应对各种不同的任务,如侦测大气流动,辅助极限狙击等。这一战阵除了用无人机,还可以用坦克、战机乃至于人摆出来。
战斗常用武器及工具
铁华
武学之中,存在许多造价非常低廉,但在战斗中异常好用的玩意。铁华就属于其中一种。
金属颗粒气溶胶一般是纳米级的金属颗粒与高压气体混合,并用特质的方式扩散。诨名“铁华”,也有叫“闪光尘”的,甚至还有人带着调侃的称呼它为“贤妻”。之所以称它“贤妻”,是因为这玩意妙用实在不少,实在是居家旅行、行侠仗义的必备物资。
首先,金属颗粒是良好导体。若是进入电路之中,极容易造成短路。把这东西往建筑的电力系统上扔,就可以瘫痪一片。其次,金属颗粒作为良好导体,可以在空气中形成类似于法拉第电笼的结构,可以用来抵御电磁脉冲武器。再者,金属颗粒的折射能力,也能有效的抵御激光武器。另外,与强助燃剂均匀混合后,它也可以在密闭空间里当做爆炸物使用。若是手上有适合的加热道具,也可以用它来修复外装甲上的小损伤。最重要的是,它很便宜。有些时候,它甚至被早期的侠客们当做烟幕弹来用。
炸弹
主要分为EMP炸弹和传统爆炸物。
“触发式地雷、定时炸弹、AI判定炸弹……总之,一切不需要额外指令就能在远处自动引爆的爆炸物,都是侠客的朋友。”这具名人名言,出自二百年前某位不愿透露性命的侠客。爆炸物是侠客的好伙伴,而能够在远处自己爆炸的爆炸物更是如此。
虽然传统爆炸物爆炸的高温气体与冲击波,被赛博人的伤害被外装甲以及缓冲层极大的削减了,武林高手也可以靠超音速的身手闪过炸弹最强大的一波伤害,但是爆炸物在用来攻击一大群“武功稀松平常”的人时,可以造成很不错的效果。在远处爆炸的炸弹还可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让敌人将兵力投放在没有目标的区域。另外,它也可以在必要时扭转“地利”。
EMP炸弹对自然人几乎没有伤害,但是对没有好好做电磁防护的义体人一炸一个准。义体化较低的要防备心脏与肺腑被破坏至宕机,义体化高的,则要小心脆弱的芯片。尽管铁华之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EMP,但是自脚下爆发的EMP地雷,根本不会给人释放铁华的时间,只能靠义体自身的电磁抗性硬抗过去。
这个时代的炸弹有可以用内功骇入的智能炸弹,也有很多拒绝外界操作的AI判定炸弹、定时爆炸的炸弹与压感地雷。对侠客来说,地雷不能布置在距离居民区三十公里以内的地方,哪怕是为了阻击官兵,也不能威胁到群众的安全。
雷达
雷达是赛博武者有别于自然人的多种感官之一。
针对雷达告警装置,有些武者会专门把自己雷达的信号进行伪装,从而让对方误判自己的距离和扫描模式。还有的武者在多人合作时,会分别携带雷达的发射器与接收器。又或者干脆把雷达装在无人机上,再通过数据链来进行不暴露自身位置的打击。
但是,既然反侦察的技术已经成体系了,自然有反其道而行之的体系,也就是故意向一名武者发射雷达波,让他产生“我被锁定了”的紧张感。
与赛博武术还没有成熟的时代不同,只是一瞬间的雷达扫描,就有可能回传有效信息,辅助武者进行判断。所以一束看似微弱的雷达波,都能让战斗中精神高度紧张、或者一些一直疑心病就很重的武者产生“这是高手故意伪装之后在试图锁定我”的下意识判断。据说老一辈的侠客里,有人提议管这个叫“杀气”。但是更多的人认为这个称呼意义不明,而且容易混淆“雷达波”这个概念,所以没有流传下来。
0.0
人评价